[摘 要]文章运用霍尔姆斯(B. Holmes,1920-1993)的问题比较法,通过选择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验证有关因素和预测四个步骤,分析了中国外语教育过热的现象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问题比较法外语教育反思
一、选择与分析问题
二十世纪初始,受甲午战败的刺激,中国人终于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迈出了坚定的西进步伐,外语教育热席卷中国。之后,外语教育一直呈“热”势发展,在大、中、小学占据着极其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到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全球化体系的不断加强,外语教育热更有炽烈之势。其主要表现有:
其一,学外语的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学外语的起始年龄不断提前,由原来的中学开始,逐渐普及到小学,在一些地区,幼儿园也开始了外语学习。据有关资料,我国的教育系统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加上社会成员,约有3.5亿人在学英语。
其二,外语的“一票否决权”在不断强化。幼儿园升名牌小学、小学升名牌初中都要考外语;初中升高中突出外语;在大学招生时,外语更是与语文、数学成为鼎之三足;硕士、博士入学考试等都少不了外语考试,总之,在中国人的每一段升学或升级路上,外语几乎是不可少的一张王牌通行证。
其三,双语教学进入大、中、小学。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上海、北京等地对双语教学的推动尤为积极,有些中学甚至连中国的语文课也开始用英语教授,对外语教育推崇得无以复加。
二、寻求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制度的最大弊端是拉线太长、横扩太宽www.21cnlunwen.com。因此,笔者基于历史与现实,关于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设想如下:
(1)幼儿园、小学免修外语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校内教育与周围环境的协同配合,在文化修养、品德培养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要做到这点,奠基于本国社会生活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笔者认为,小学没有必要开设外语,目前的每周1-2课时应该让位于汉语教学,小学阶段要扎实打好汉语文化基础。幼儿园更不应该开设外语,对此国家应该用法律条文加以规范。
(2)中学必修加选修外语
中学应该加强外语教育,必修课时与汉文课时一样,另应增加选修课时,是对外语有兴趣的同学能够选修外语。地理、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课程可以开设双语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3)大学专修外语
大学期间,可以把外语教学专业化。具体措施是:一,实行公共外语选修制,但外语选修不应计学分,避免学生为学分而学外语;二,实行专业外语必修课,把专业学习与外语学习结合起来;三,大学继续保持四六级,为一些需用外语人才的用人单位提供用人依据,但不应强迫所有学生参加,取消把通过外语四六级作为获得毕业条件之一的规定。
三、验证有关因素
语言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有了环境,5岁左右的儿童不需特别培养,自然获得语言,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引起儿童对外语的厌恶情绪。所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开设1-2个外语课时所得到的效果将并不明显。
随着国家教育部2001年要求高校到2005年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双语教学在高校试行,也很快波及至中学。上海、辽宁等地有些中学开始尝试用英语作为媒介语进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
四、预测和比较
上述提出的方案如若得以实施,很有可能遭遇以下阻碍:
其一,幼儿园、小学外语禁开外语课程与家长的期望冲突。随着外语重要性的被认识,很多家长都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应该尽早接触英语,殊不知,幼儿早学外语是需要语言环境的配合的。禁开幼儿园、小学外语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冲突,这需要学者们的科学引导;
其二,中学双语课程与中考、高考的冲突。外语课程的改革,在中国现有的状态下不容易进行,因为最终的评价机制改变很小。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考定终生”。如果中学课程用双语进行,是否又符合考试的要求与进度呢?因此,这需要国家下决心对我国的评价机制进行有力改革;
其三,双语课程与中国合格外语师资缺乏的冲突。双语课程要求教师不但对专业课程熟悉,还要精通外语。我国对优秀双语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
因而,外语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科学的引导和国家政策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中]. 张忠霞.学英语:被全球“重塑”的全球化产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5-3-19(10).
[2][中].李莉.少儿英语市场的战国纷争[J].求是,2004(6).46-49.
[3][中].屠雨迅.我国外语教育应该考虑重新定位[J].求是,2004(6).55-56.
[4][中].粟高燕.世界性与民族性双重变奏:世界化视野的近代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5][中].冯俊丽.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06(8).65-67
[6][中].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中].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COPYRIGHT © 教育论文网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