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语文、数学、英语、初等、中等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4008-633-178

咨询QQ: 940178178

电子邮箱:zgjylw@126.com

高等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化志愿者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作者从工作实际出发,浅析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化志愿服务状况,探索目前工作尚存的问题及约束其发展的现实因素,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丰富有关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化;志愿服务
  当前中国,由于志愿服务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大众所熟知的志愿服务主要在大型赛节志愿者、关爱互助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社会有机团结时提出社会分工这个概念,并将此作为考察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认为它是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社会分工是一个社会发展成熟的标志,将这个“分工”概念扩展到志愿者体系后,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当社会的志愿者体系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专业化志愿者也就成为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步骤。
  一、专业化志愿服务的界定
  大学生除了热情、积极性、创造力之外,最大的优势便是接受专业教育、拥有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结合专业,利用高校知识优势开展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一大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举办的大型赛节活动越来越多,专业化的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我国政府大型赛节活动的有力支撑。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礼仪、餐饮服务志愿者出色完成了女足世界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中国第六届城市运动会、第26次南极科考队、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羽毛球汤尤杯等大型赛会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专业化志愿服务是依托专业开展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而且有效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可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专业化青年志愿者队伍,一般有专门的队伍名称、相对固定的队伍成员、定期会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成员固定性、知识专业性、培训系统化、目标明确化、活动延续性的特点,能有效深化志愿服务活动。高职院校专业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参加有影响力的大型赛节活动;建立以专业知识服务社区的长效项目,例如电脑维修、电器保养、烹饪指导、外语家教、形体训练等;依托专业技能参加社会公益大赛;通过“三下乡”社会活动开展专业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单凭“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质朴热情是不够的,志愿服务是一个既求量又求质的活动,必须用专业知识来引导,走专业化的路线。
  二、目前专业化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组织的骨干精英和管理人才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这必然对志愿者组织的骨干精英和管理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多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是在校院(系)两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级团组织是志愿者行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各级团干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主体。由于团干流动性强,大部分团干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的教育培训,不具备管理志愿组织的经验,影响了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大学生志愿者的骨干精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和领军人物,但由于没有全面专业的培训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自己策划的志愿者项目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也在高年级时纷纷退出志愿者组织,大大削弱了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高职院校因为学制只有三年,此问题尤为突出。
  (二)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未形成系统
  目前,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校团委的领导下设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各院系设立分会。这样的组织框架,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难以摆脱自发自为的局面,得不到专业老师的更多支持,不适应组织开展各项专项服务活动的发展,更不利于专业化志愿者的培养。许多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不能充分有效发挥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领作用,而且专业服务队、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还很薄弱,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靠使命感的凝聚和引导,加入到奉献互助的行列中,他们不靠市场经济的利润动机驱使,没有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为保障,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志愿服务在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志愿者紧靠简单的入会和填报几张表格来管理,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专业、特长、愿望和需求,只重视招募数量而忽视质量,会为后期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带来许多问题。没有专业的培训,激励机制也单一,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志愿者成长。
  (三)缺乏必要的条件保障
  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本文世纪论文网(www.21cnlunwen.com)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财力保障。在目前的体制下,政府没有划拨专项资金,各高校学生活动的经费普遍紧张,真正落实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经费极为有限,大学生志愿组织又无法直接获得社会募捐,经费不足成为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存在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缺乏法律法规支持成了高校志愿活动广泛开展的另一瓶颈,缺乏法律上的界定使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对自身和服务进行准确定位。作者所在的湖北省也已颁布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目前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契合时宜,有助于推动建立志愿服务的领导协调、宣传发动、规划立项、招募培训、投入保障、激励表彰和权益维护机制。湖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周洪宇曾在2012年两会上提出关于制定《志愿服务法》的议案,认为很有必要制订一部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来规范、指导志愿服务事业的开展,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三、加强专业化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专业化志愿者组织建设,树立专业化志愿服务精神
  在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下设立专门的专业项目队,除了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外,让专业团队的活动实施项目化管理,提高专项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品牌性专业志愿者服务项目。高校需要在健全学校志愿者组织的同时,大力加强对志愿者基层组织与专业服务队的扶助和指导。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有“牵手未来”、“春晖”、“楚韵之旅”、“爱我百湖”和“E时代”等志愿者专业服务队,再配备上高年级骨干志愿者,这种项目团队式组织模式运作起来既可以细化职能分工,强化服务功能,又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组织效能。同时,作为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需要在服务的过程中以更加积极、更加专业的志愿服务精神投入自己的服务中,这就需要志愿者树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庞大的志愿者群体,要想紧紧地将志愿者凝聚在一起,需要的是志愿者精神的内驱力,激发志愿者的认同感及作为志愿者的自豪感、归属感、使命感。

  (二)健全创新专业化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机制
  第一,做好招募、培训工作,促进专业化发展。在志愿者的招募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做到广泛招募、合理选用、精心培训。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志愿者培训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作为专业化志愿者,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也是维持志愿者热情的必要举措。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有必要加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学校主管部门一般是共青团组织聘请院系优秀的专业老师,作为志愿服务的指导教师。除专业老师培训外,可以增加在线培训、视频培训、拓展培训等。培训的内容要相当丰富,针对服务岗位、服务事项、服务需求做出培训计划,辅以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辅导,以“日常培训+项目集训”来指导志愿者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坚持推行注册制度,建立起大学生志愿者信息资源库,促进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运作。不能将团中央推行的志愿者注册制度流于形式,有条件者还可以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联网工程,建立起规范的志愿服务认证和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登记卡。可以采用晋级模式,即将有志愿服务意愿的志愿者分为校园志愿者到专业化志愿者两个层次。对新招募的低年级志愿者编入校园志愿组织中,通过参与专业化要求不高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培养志愿精神;经过专业评定和服务评估的校园志愿者晋级为专业化志愿者。专业化志愿者可以有机会参加校内外各种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量化考核。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志愿者服务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励。极少有一项事业仅仅满腔热情就能发扬光大,也没有哪个组织仅仅凭借精英领袖或青春航标就能长盛不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以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为主的星级认定制度,定期评价和总结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励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使志愿服务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加大跟踪考评和监督。服务结束后,专业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必须通过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模式,维持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快乐获得回报。高职院校的专业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可以依托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表彰激励大会,给予相应的“素质学分”。
  (三)与相关单位合作,完善专业化志愿者组织的保障体系
  作为校方,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和政府资源,为大学生专业化志愿者组织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首先,与志愿服务组织主管单位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主动争取更多机会参与政府大型赛节活动,这类活动规格高,对大学生志愿者吸引力大,有专项资金支持和专门培训,学生受益程度高。其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联系,共同成立专业化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解决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第三,要积极呼吁政府建立高校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对乐于为志愿组织提供资金或物质支持的企业,给予税收的优惠,鼓励社会或企业关注志愿服务,尤其是专业化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庄光杰.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2010(12).
  [2]裴广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建设创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
  [3]周丽华.非专业素质教育建导模式在高校青年志愿者培养中的启示与运用——以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培养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4]汪彩霞,刘思博,朱莉玲,谭建光.“社工+志愿者”技能人才教育模式探索——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工专业办学特色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6).
  作者简介:江雯(1984-),女,现供职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团委,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

 


 返回
上一篇: 团队思考 让教学走向智慧

下一篇: 当前大学生重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COPYRIGHT © 教育论文网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